阅读量:
很多人都注意到,月经中有时会混有大大小小的血块,一些人不仅有血块,可能血块颜色还发黑或者里面伴随有白色的“肉块”。这也让不少人感到焦虑甚至恐慌,怀疑月经出现血块是不是代表身体出现了疾病?
那么,血块到底是什么?有血块意味着什么?哪些情况预示着疾病?
月经期间为什么会排出血块?
女性的子宫腔内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每个月里,卵巢除了发育并排出成熟卵子之外,还会分泌出雌激素和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内膜的剥脱就好像子宫内蜕了一层皮,里面的血管会断裂,会有出血和组织液渗出,这些液体混合着子宫内膜被排出体外,就成了我们的月经。
子宫内膜产生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会溶解月经血中的纤维蛋白,这就让月经血不容易凝固,更容易保持液体的形态,从而更方便排出体外。
不过,当出血很多或者很快,纤维蛋白溶解酶不够或者来不及分解纤维蛋白时,就会有血块产生。
月经里有血块正常吗? 出现 1 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了解过血块的产生机制后,相信大家已经发现,月经中偶尔混有小血块其实非常正常,无非是子宫内膜剥脱得快了,纤维蛋白溶解酶工作量超负荷了,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但有人可能问,如果是大血块,是否表示身体有异常呢?
其实大家也并不用特别关注单个血块的尺寸,如果一次性出血稍多,或者血液在阴道内蓄积,都容易产生相对大块的血块。只要月经的总失血量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即便偶尔出现大血块也不必担心。
还有些女性看到经血或者血块发暗、发黑,担心这是疾病的征兆,这些情况其实也不需要过分害怕。
血块的颜色取决于血液的氧化程度。流在卫生巾上的月经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暗,而阴道内并非密闭环境,没有及时流出的月经在阴道内一样会氧化、变暗。
所以,暗一点、黑一点的血块只不过是在阴道内多待了一会儿,并不代表身体有什么疾病。
不过,如果排出的是肉块一样的组织,或者排出的组织有血腥味之外的异味,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早期胚胎发育不良的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后的组织残留等都有可能表现为“月经”中排出肉样组织。一些良性的子宫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等)和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有时也会排出不同于子宫内膜的组织团块或者碎片。
这些组织很难靠肉眼鉴别,如果你在月经中观察到有不同于子宫内膜的组织出现,尤其当月经出血模式改变、出现新发不适症状,或者观感奇怪的组织反复出现时,最好用干净的容器将组织装好,尽快带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为什么有些人血块多, 有些人几乎没有?
正常情况下,就算没有生育经历和各种疾病的影响,不同的人之间也会因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大小、凝血功能等身体参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月经量,这是正常的个体差异。通常来说,出血更多、更快的人相对更容易有月经血块,而出血更少、更缓的人则相对不容易形成月经血块。
即便是同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劳累、熬夜、体脂率骤增或者骤降、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也能通过影响雌孕激素的水平而影响这一阶段的内膜发育程度,从而导致内膜脱落时,出血量、血块的形成情况和以往不同。
总的来说,如果月经量偶尔出现轻微的波动,不伴有其它不适症状,一般可以继续观察。而如果月经量或者月经中的血块明显增加,就需要认真关注一下是否出血过多
写在最后:
除了关注月经血块的性状外,月经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1.月经量突然明显变多或者变少; 2.痛经突然比以往明显加重; 3.月经出血时间超过 8 天; 4.月经周期小于 21 天或者大于 35 天; 5.非经期异常出血; 6.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疑似怀孕; 7.没有性生活但距离上次月经第一天超过三个月; 8.超过 16 周岁仍未有过月经。
在此也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应该重视自我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早诊早治,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下一篇:暂无